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07日 星期二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名家講座劉淑芬 從〈大德寺五百羅漢圖〉看宋代的羅漢信仰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名家講座劉淑芬 從〈大德寺五百羅漢圖〉看宋代的羅漢信仰

【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3-11-10
2023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名家講座11月9日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劉淑芬,講述「從〈大德寺五百羅漢圖〉看宋代的羅漢信仰」。從晚唐開始出現,到宋代而大盛的羅漢信仰,也呈現在佛教藝術上。以日本京都大德寺所收藏的南宋〈五百羅漢圖〉,探討有關宋代羅漢信仰之樣貌。共有102人聆聽。

〈大德寺五百羅漢圖〉由南宋周季常、林庭珪所作,每一幅畫上繪有五位羅漢,總計一百幅。從晚唐開始流行的羅漢信仰,從十六羅漢,發展出十八羅漢,到五百羅漢。佛典上有許多關於「五百羅漢」的記載,其中「天台山五百羅漢」最為盛行。

有關天台山是羅漢住處之說,源自東晉僧人竺曇猷渡過天台石橋,見到傳說中的神僧的故事發展而來。宋代羅漢信仰盛行,和文人范仲淹、蘇軾等,都曾撰文讚頌羅漢不無關係。蘇軾〈十八大阿羅漢頌〉,記載外祖父程文應因遇亂事受困旅店,有16名僧人前往各借他200錢,使他得以返鄉。外祖父認為他們是十六羅漢,從此每年必設四個大型羅漢供會。

宋代羅漢信仰範圍很廣,大自祈晴、祈雨,小自祈求個人現世安康,據〈大德寺五百羅漢圖〉可辨識的48幅銘文,可知祈願內容有追薦亡者、祈求長壽、疾病痊癒、登科及第、現世安穩乃至於諸種福祐。

「羅漢供」的供品中最重要的就是「茶」,宋人認為供茶若出現乳花,為羅漢應供的徵應。圖中可以看到備茶、供茶、喫茶等,反映當時寺院生活的情景。

圖中一再出現岩石、洞窟,以及到羅漢洞參拜供養者。傳聞羅漢居住在山林石窟中,經過層巒疊嶂,才能抵達隱藏在石洞內的寺院。據文人所描述的羅漢洞寺院,堂殿、樓閣完備,光線充足。還有寺院內「平地起山」的羅漢洞。晁補之在〈龍泉寺修五百羅漢洞募緣疏〉中,就有「平地起山,凡境成聖」。〈中天嵩嶽寺常住院新修感應聖竹林寺五百大阿羅漢洞記〉,敘述該寺因唐代聖竹林寺的傳聞,在寺院內建造人工羅漢洞,吸引信眾前來供養,並有種種感應。

現場聽眾提問,羅漢信仰為何到元代而衰微?劉淑芬表示,應是當時信仰型態改變,並指出,信仰必須透過宣揚才能興盛。講座最後,由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永融法師頒贈感謝狀。
12345678910第1 / 207頁
追蹤我們